鋁窗安裝工程細節,濕式與乾式工法解析

窗戶不只是讓光與空氣流動的介面,更是室內外空間的視覺焦點與功能樞紐。無論是講求隔音、防水、安全性,或是整體美感,鋁窗的安裝方式都扮演了關鍵角色。尤其在臺灣多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,選對施工法至關重要。

本文將從鋁窗安裝前置作業談起,介紹目前主流的濕式施工與乾式施工優缺點,可依照屋況做好正確選擇。

1. 鋁窗安裝前置作業:丈量與設計溝通

一扇鋁窗的穩固與美觀,往往在安裝前就已埋下伏筆。從現場勘查到丈量、設計確認,每一個步驟精準、確實。

常見前置作業流程如下:

(1) 現場勘查與丈量

• 檢查窗洞是否平整、有無破損

• 確認外部環境如冷氣機、水管會否影響施工

• 使用雷射水平儀丈量尺寸,並預留適當填縫空間

(2) 設計與規劃

• 討論窗型(推射窗、橫拉窗、固定窗等)

• 選擇玻璃類型、五金配件、顏色等細節

• 根據功能需求規劃氣密性、水密性、隔音性等目標

(3) 拆除舊窗(若有需要)

• 拆卸過程中注意保護牆面與防塵處理

• 清除殘膠與粉塵,準備新窗安裝空間

2. 濕式施工:穩固、密合,是臺灣最普遍的選擇

在臺灣多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,濕式施工因其卓越的穩定性與防水效果,成為最常見的鋁窗安裝方式。此工法透過水泥砂漿灌漿,讓窗框與牆體緊密結合,形成較為堅固的一體結構。

優點

• 水泥砂漿讓窗框與牆體完全密合,穩固耐用、不易變形

• 水泥砂漿能徹底填滿縫隙,因此水密性與氣密性佳,適合台灣濕熱氣候

• 紮實的灌漿,能有效阻隔聲音傳遞

• 窗框與牆體緊密固定,不易被破壞,居家安全提升

 

缺點

• 施工期長,需如泥作、磁磚、鋁窗、油漆等多工種配合

• 過程使用水泥砂漿,會產生粉塵和泥漿,容易汙染環境需要較多清潔工作

• 更換困難,拆除恐破壞牆面

• 依賴施工品質,灌漿不實恐滲水

濕式施工使用砂漿可讓框體和牆體緊密連結,但須搭配其他工程,例如照片上裝框後還需要重新油漆粉刷、上磁磚等工程。

3. 乾式施工:快速、省力,翻新首選

乾式安裝不需灌漿,直接以螺絲將新框固定於舊框之外,並以矽利康填縫。常用於舊窗換新窗。是另一種較為彈性、快速的施工方式,特別適合局部居家翻修,或不希望產生大量泥作的空間。

優點

• 工期短、安裝快速

• 過程乾淨、清潔容易

• 紮維修拆卸方便,牆體破壞少

• 適合小範圍整修或尚有人居住時改造

缺點

• 穩定性不如濕式

• 填縫使用矽利康或其他填縫材料,氣密與水密性不如水泥砂漿

• 螺絲固定與填縫的結構,隔音略低於灌漿

• 矽利康老化需定期維護

• 因採用套框方式,新作窗戶範圍會變小

• 舊窗若已有滲水或損壞,則不適用乾式施工

施工流程

(1) 拆除舊內框,將舊外框稍作修整
(2) 使用新的包框料包覆舊框,使其平整

(3) 安裝外框,運用水平儀、雷射水平儀精準校正窗框的水平、垂直和對角線,確保窗框完全方正,使用螺絲固定

(4) 安裝內窗,微調位置

(5) 在窗框與牆體間的縫隙填入發泡劑或保溫棉等材料

(6) 使用矽利康或其他防水填縫膠在外側進行仔細的收邊,確保窗框與牆體之間的防水性與美觀

4. 窗戶功能測試與驗收

開關測試: 逐一測試所有窗戶的開關功能,確保順暢、無異音,並能完全閉合。

氣密性檢查: 檢查窗扇關閉後,窗框與窗扇間是否有明顯縫隙,用手感受是否有風滲入。

水密性檢查(潑水測試): 在外部對窗戶進行潑水測試,模擬下雨情況,檢查是否有滲水現象。這是驗收防水效果的重要環節。

五金配件檢查: 確認所有把手、鎖具、絞鍊等五金配件功能正常,無鬆動或損壞。

外觀檢查: 檢查窗框、玻璃表面是否有刮痕、凹痕或其他瑕疵。確認矽利康打膠是否平整美觀。

清潔: 安裝完成後,徹底清潔窗戶表面、窗框周邊的保護膜、膠帶及水泥殘留。

窗戶安裝完成後應該逐一測試,確認推拉流暢,閉合後達到預期效果。

鋁窗安裝完成後,仍需定期清潔與維護,並檢查五金配件有無鬆動,可有效延長窗戶使用壽命。

延伸閱讀: